当前位置:首页>> 营养专栏 >> 营养专栏

天然食用色素与饮食的关系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3/26 11:47:19   浏览次数:164

    天然食用色素大部分取自于植物,部分取自动物和矿物。在“绿色运动”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天然食用色素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并且世界各国相继制定法规,淘汰大部分有毒的化学合成色素。目前,“天然、营养、多功能”已成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发展方向。


    天然色素直接来自动植物,除藤黄外,其余对人体无毒害。但国家对每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也都规定了最大使用量,以策安全。目前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姜黄素、红花黄色素、辣椒红素、虫胶色素、红曲米、酱色、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和β—胡萝卜素。其中酱色(也称糖色)的使用要引起注意。酱色是将蔗糖酱和麦芽糖酱在160~180℃高温下加热3小时,使之焦糖化,再加碱中和而成。焦糖本身没有毒,但如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铵盐,使焦糖中有含氮的杂环化合物4—甲基味唑,这种物质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若含量过大,对人体有害。因此我国规定只允许使用不加铵盐制作的酱色。


    天然色素能用于上述合成色素可使用的所有食品种类。因此认为,为了给食品添加色素,最好选用天然色素,即使成本提高,消费者还是乐意接受的。在天然色素中,有两种与日常饮食关系较密切。一是β—胡萝卜素,它是人类食品的正常成份之一,又是一种必需营养素,用作食品添加剂,不仅无害,反有益处。家庭自制奶油蛋糕时,以它着色,两全其美。二是红曲米,它是我国传统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主要用于制作红腐乳和红香肠。由于它对蛋白质着色好,耐热性也好,一般家庭可用它制作熟肉制品。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趋向充分利用天然色素,凡是对热、光、氧化作用稳定,又不容易受金属离子或其他化合物质影响的天然色素,只要对人体确无危害,应当设法提取,为我所用。这样就可以弥补天然色素颜色不够鲜艳和色素浓度较低的不足。

本文标题:天然食用色素与饮食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1293.htm
发布时间:2009/3/26 11:47:19

上一条:饮食中的食用色素(三)
下一条:防腐剂的种类及在膳食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10 - 2019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助力饮食营养与食品安全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3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