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4/8 11:00:17 浏览次数:756
5.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有十大平衡
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有十大平衡。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只有在中国,饮食才有主、副食之分,去年SARS期间,我在电台做节目反复强调酸碱平衡,SARS病毒培养基的PH值是7.2,而人血液的PH值是7.35到7.45,如果你吃了太多的鸡鸭鱼肉等呈酸性食品。血液变酸,就容易感染“非典”。
我们中国字都是智慧的符号。我们说人身体好就是有“精、气、神。“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菜,你不吃米,不吃青菜哪里来的精?气的繁体字里面也有米。“神”字的一半则是田地的田、上面种庄稼,所以不吃植物性物质就既没有“精”,又没有“气”,更没有“神”了。中华民族素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祖训。我们的先贤从生活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主食的巨大健康作用。中国人民从实践体验中得出了“食五谷治百病”,“米粥饭暖胃养气”的结论。《随意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效。病人产妇,粥养最宜。李时珍称,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中医认为糙米味甘、性温,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镇静神经、促进消化吸收。主食精与粗的平衡是现代营养学用于指导人们科学安排膳食的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孔子在《论语•乡党》篇指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提倡适量肉食。指日常饮食即使肉类丰富时,亦不可食肉超过食谷,就是肉再多也不能超过主食。去年一个编导来访问,他说他的孩子成了“肉食动物”,那么孩子吃多少肉才合适呢?我说你有多少颗牙?他说有32颗,我说你如果是老虎的话,那满嘴都是尖牙利齿,我们人类前面八颗牙(如门牙等)叫切齿,是切纤维用的;后面20颗牙是臼齿,磨谷物用的;只有四颗犬齿是吃肉用的,你吃那么多肉合适吗?臼齿比切齿比犬齿=5比2比1。依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的比值应为7比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凸显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说明了植物性食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数百万年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居高不下,近年国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和农区蒙古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肉食为主的牧区,男性成年居民前列腺肥大的发病率远高于农区,显示膳食结构与前列腺疾患的发病相关。由于四条腿的陆生动物脂肪中都含有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的前体),可见膳食结构西化,肉食过量是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原因之一。
本文标题:赵霖——吃的学问(六)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1541.htm
发布时间:2009/4/8 1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