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食品安全专栏 >> 饮食文化

清明时期宫中的节令食品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7/7 14:29:30   浏览次数:919

    不落夹

    《明宫史》记载,初八日,宫中进“不落夹”。这种食物用苇叶包糯米成方形,蒸熟而食,味道与粽子一样。

    结缘豆

    清朝已不再吃不落夹,而是吃结缘豆(或称接缘豆)。原在佛门流行,在僧侣中,很早就有日煮盐豆,邀人至野外共食的习惯,称为结缘。

    腊八粥

    最早是寺院僧侣腊八日吃的一种粥。宋代民间都有吃腊八粥之习,只是宫内还未时兴。明宫经皇帝提倡,腊八粥屡盛不衰。每逢此日皇帝还赐百官果粥。

    千叟宴

    宫廷筵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万寿宴、圣宴、朝宴等均颇具规模,其中“千叟宴”场面尤其宏大,参加宴会者多达数千人。千叟宴在清代共举行过四次。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于三月二十五日和二十七日两次大宴耆老,分别有3700余人和2600余人。

    乾隆帝(1711-1799年,1735-1795年在位)为庆贺自己即位50周年和60周年,也两度举行了千叟宴,与宴者分别有3000多人。

    参加宴会者的身份,有王公、大臣,有许多身份低微之人。官民无禁、普天同庆,是皇帝行此大宴的主要意图。千叟宴的浩大饮宴场面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本文标题:清明时期宫中的节令食品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1987.htm
发布时间:2009/7/7 14:29:30

上一条:端午节赛龙舟 各地寓意有不同
下一条:茶在国外的传播
copyright ©2010 - 2019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助力饮食营养与食品安全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3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