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7/11 16:34:06 浏览次数:1177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在全省率先推行餐饮远程网络视频监管模式,以学校食堂为重点,借助摄像头动态监控、实时记录、视频回放、方向调整和多倍图像放大等功能,对现场卫生状况、操作流程及某一环节具体操作情况实行动态监控,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即刻告知餐饮安全管理员,确保在第一时间排除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监管人力不足的客观现状,有效促进了餐饮业监管成本的降低和监管实效的提升。
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食品安全法》赋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一项全新职能。面对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对象点多面广量大、监管任务繁重、监管责任重大,而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已是摆在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以为,要全面实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既定目标,仅靠借鉴以前传统的监管方式已是行不通,必须走科学监管、长效监管之路。如何实现科学监管,信息化建设是关键。客观地说,这些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药品信息化监管就是成功的范例。
餐饮监管信息化是形势所迫、工作所需。餐饮业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工作策略和监管手段,形成监管部门和餐饮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使监管工作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然而,餐饮监管信息化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必须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按照“事前预防、过程控制”的原则和“简明便捷、有效追溯”的目标,建立一套功能完善、结构清晰、高效科学的餐饮安全信息系统,以大中型餐饮、学校和机关集体食堂等为重点对象,以集体用餐管理和质量追溯等为重点项目,形成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的有效监控。同时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建立餐饮服务单位基础数据库、餐饮业原料采购管理数据库和集体用餐管理数据库,从而实现有效连接,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目的。
餐饮监管信息化,建设是前提,运用管理是关键。要力戒重建轻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应,从而真正实现以信息化推动餐饮服务监管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餐饮服务业规范化水平和饮食安全保障水平。
本文标题:餐饮监管信息化势在必行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3139.htm
发布时间:2011/7/11 16: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