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信息 >> 新闻看台

反季水果 营养可能唱“反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2/2 14:00:57   浏览次数:420

    “桔子、柚子、橙子、柑子……这些水果基本上都一个味儿,真得买点反季水果改善一下生活了。”冬季的水果种类向来不怎么丰富,冷库里的苹果以及桔类水果是当家水果,而近期不断上市的各种反季水果自然成了李女士等不少市民的新宠。

    当然,这些反季水果的身价不低:一斤草莓动辄15至18元,海南的圣女果价格高达12元/斤,西瓜也卖到3.5元/斤。不过,面对如此高价,市民也尝出了门道,冬季这些水果的口感就是不如春夏季的好吃。市农科院的有关专家称,目前上市的很多水果都是温棚水果,由于光照时间短、温差小,口感肯定比大田水果差,营养也欠佳。

    反季水果没“果味”

    昨日上午,记者在岛城多处水果市场上看到,大个头的草莓、红彤彤的圣女果、绿油油的大西瓜、成串饱满的红提丰富了岛城冬季果品市场。“印象中,草莓、西瓜这些水果都得在五六月份才能吃到,现在大冬天也能卖了。”湖北路一家水果摊摊主李老板称,现在算得上当季水果的也就是苹果、桔子、柚子、橙子等,其他水果统统都是过去冬季看不见的。李老板表示,这些反季水果的价格不菲,不过销量还可以,除了自己尝鲜之外,逢年过节,当季水果太便宜、不上档次,这种动辄十几元一斤的水果比较吃香。

    但是,记者在兴隆路市场品尝了一个每斤售价15元的丰香草莓发现,草莓外表大块头、红艳艳,但尝起来却没什么甜味和草莓的香气,中间还是空心的。而西瓜的味道也不好,无论“黑美人”还是“无籽西瓜”,瓜瓤颜色偏白,甜度、脆度都不高。

    高成本推涨反季水果价

    “现在市面上的水果主要有这么几种:冷库存的,如苹果;当季水果,如桔类;进口水果,像凤梨、油桃;外地进青的反季水果,像江苏的草莓、海南的圣女果和西瓜等,基本都是温室大棚果实。”青岛果品批发市场臧经理告诉记者,如今在水果界,当季和反季的说法已经变模糊,以前一年一季的水果现在已经变成一年四季生产,北方水果南方种植变得稀松平常,加上运输越来越便利,于是市民就能在冬季吃上种类更丰富的水果了。

    价格方面,由于多数反季水果都是温棚种植,成本自然较高。“从动辄十几万一个的温棚设施建设,到种植过程中温度管理,投入都要高于大田种植的成本,加上目前温棚水果多是南方种植的,需要长途运输,层层抬高了售价。”臧经理称,今年桔类水果大丰收,拉低了水果市场整体价格,反季水果的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明显涨幅。

    模拟环境难保好口感

    对于温棚种植,市农科院果蔬茶叶研究所专家姜林表示,这种方式最主要是解决果蔬冬季供应问题,在口感方面确实比大田果蔬逊色。“温棚只是为作物模拟适宜环境,但无法提供完全一样的环境。”姜林说,因为温差及光合作用可以让水果产生糖分,温棚水果的光照时间短、通风不好、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较高、日夜温差小,自然影响水果的口感。另外,为了缩短生长期,不排除一些果农用小剂量的催熟剂、膨大剂、增色剂来催熟、催大、催红水果,导致水果好看不好吃。而在营养成分上,温棚水果也要略逊色于大田水果。

    姜林提醒市民,不论从口感还是营养来讲,应尽量多食用当季水果。市民如果购买温棚水果尝鲜,最好不要挑那些个头特别大、颜色特别鲜红、形状奇特、果肉中空的水果。

本文标题:反季水果 营养可能唱“反调”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3324.htm
发布时间:2012/2/2 14:00:57

上一条:餐饮业禁用一次性筷子年可省木材130万立方米
下一条:北京禁止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配送三类高风险食品
copyright ©2010 - 2019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助力饮食营养与食品安全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3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