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信息 >> 新闻看台

济南某民办幼儿园陷食安风波,真凶竟然是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7/31 9:18:04   浏览次数:863

7月26日,据济南市市中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济南市中区辖区一民办幼儿园——哈罗童年幼儿园多名幼儿发生不同程度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经检测,造成儿童发病的致病菌为宋内氏志贺氏菌。

 

截至7月26日17时20分,确定符合病例定义的46例,其中10例住院治疗,目前住院患儿的病情稳定、有所好转,已有3名儿童治愈出院。

 

当地已启动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应急响应,涉事幼儿园停园,要求全面进行消毒工作。涉事幼儿园陈园长表示,感染志贺氏菌可能是水果沙拉引起的,估计里面的蔬菜是有细菌的。园方正在拟定赔偿方案。

 

 

 

1.夏天给孩子们

吃蔬菜水果沙拉?

不符规定!

 

2019年3月8日,国家教育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第45号令《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从4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内文明确规定:

 

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该幼儿园如此“神操作”,是对此项规定没有认真执行、置若罔闻,还是该地相关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的背后,是个别幼儿园或校园食堂对食品安全问题思想上不重视,缺乏责任心,缺乏食品安全专业管理导致的。

 

 

 

假如真如某网友蛋修所说,“厨房设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该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实在不能不让人担心。

 

期待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的调查结论,也期待有关部门继续排查幼儿园、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隐患,加大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检查力度,幼儿园、学校等单位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园长、校长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将一切食品安全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2.监管部门以下措施,

积极推进事件解决

 

7月25日10:12网上开始出现帖子爆料此次事件,但限于小范围内传播。

 

7月26日,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及时对外披露该事件详请及相关处理措施。整体来看,针对事件的处理有可借鉴之处,积极推动了事情的解决,随着检测结果的公布,及时平息了即将沸腾的网络舆论:

 

1、及时进行现场处置调查

 

据报道,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报告后,相关部门和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调取食谱和留样记录,查封食品留样冰箱,收集粪便及呕吐物样本送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2、紧急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官方通报还显示,济南市中区按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启动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应急响应,全面开展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调查、园舍消毒、家访慰问、陪同患儿治疗、暂时停园等工作。

 

3、成立专项调度指挥工作专班,及时跟进通报相关情况

 

同时,中区会成立专项调度指挥工作专班,建立医疗保障机制,确定定点医院;建立一人一档机制,对每名患儿建立病情档案;建立每日对话机制,安排专人跟进安抚,与患儿家长每日见面、随访、电话联系,通报有关情况。

 

4、 明确相关责任

 

济南市中区将明确幼儿园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督促园方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尽快制定赔偿方案,依法依规、合情合理解决后续治疗、赔付等问题。

 

目前,市中区有关部门已经约谈涉事幼儿园,并按照相关规定将对涉事幼儿园主体责任进行行政处罚。

 

 

 

3.类似事件回顾

 

无独有偶,此前已有此种病菌“作妖”事件见诸媒体报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6年10月18日凌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弘文中学小学部多名学生陆续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发病学生涉及27个班。截至次日下午5点左右,累计住院的学生85人,已出院4人。后来,河北省市疾控中心(专家)从患病人的排泄物中发现了宋内氏志贺病菌,初步认定为由此引起食物中毒,(病菌)产生的途径正在查找。

 

2006年9月3日,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实验小学发生小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学生不同程度出现头疼、发烧、腹泻、腹痛和呕吐等临床症状,中毒和入院治疗人数达300人左右。两天后,成都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诊导致该事件的病原菌为志贺氏菌。到底是食品源头还是加工过程环节被细菌感染?相关报道只显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正在查找发病环节。

 

4.志贺氏菌,是何方神圣?

 

志贺氏菌就是通常所称的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的志贺氏菌属(Shigella Castellani),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是目前致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

 

根据WTO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1.65亿患者感染此病,年死亡人数达到110万,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占据全球感染性腹泻之首。

 

 

 

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哪些临床症状?

 

志贺氏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全年均有发生,但夏、秋两季多见。食物中毒是指由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志贺氏菌侵入肠粘膜组织并释放内毒素引起症状。

中毒食品以冷盘和凉拌菜为主。熟食品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是引发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志贺氏菌的外环境生存能力较差,在阳光下30分钟可被杀死。但该菌耐寒,在冰块中能生存3个月,在牛奶、水果和蔬菜中可生存1至2周,被污染的衣服、用具等可带菌数月之久。

 

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患者最多。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通过污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

 

所致疾病

 

据相关医学资料表明,食用被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一般情况将在6至24小时内出现如下症状:恶寒、发热、呕吐、腹痛、频繁的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和黏液;严重者出现(儿童多见)惊厥、昏迷,或手脚发冷、发绀、脉搏细而弱,血压低等表现。

发生志贺氏菌食物中毒不要惊慌,呕吐、腹泻轻的可口服糖盐水,应用抗生素。发热达38摄氏度以上或出现精神差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检测和鉴定方法:

 

随着生物实验技术的发展,志贺氏菌的检测和鉴定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常规分离培养方法、血清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分离培养法。治疗可用抗菌素及对症疗法。

 

5.预防志贺氏菌感染的措施有哪些?

 

1、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不喝生水和可能受污染的水。

2、在购买蔬菜等食品时,一定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同时,蔬菜在食用前都要充分洗净和浸泡。

3、蔬菜应尽可能加热后食用,不食用食材可能受到污染的凉拌菜和冷盘。

 

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挑逗公众已然非常敏感的神经,挑战公众底线。

预防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尤其在幼儿园、中小学食堂,校方、团餐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更要牢守食品安全的底线,防范类似事件发生!

本文标题:济南某民办幼儿园陷食安风波,真凶竟然是它?!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3932.htm
发布时间:2019/7/31 9:18:04

上一条:市局发文为市场监管所减负:报表砍掉3/5
下一条:新规!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不再担心成为背锅侠了!
copyright ©2010 - 2019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助力饮食营养与食品安全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3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