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论坛 >> 专家论坛

赵霖---吃什么和怎么吃(十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4/8 13:36:28   浏览次数:852

    “洋快餐”含致癌物质“丙毒”

    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2002年4月24日公布:斯德哥尔摩大学与瑞典食物安全机构“国家食物委员会”完成的研究表明:汉堡包、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饼干、蛋糕等食品中含大量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这一发现解释了西方国家肿瘤高发的原因。全球25位顶尖科学家在日内瓦讨论了三天,最后达成如下共识:人类正遭受“丙毒”的严重威胁,而这种物质大量存于“洋快餐”中。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2004年3月24日公布了750种食品的检验结果:报告再度证实了炸薯条、炸薯片、爆玉米花及饼干中这类致癌物质含量最高。炸鸡和炸鸡块中也有丙烯酰胺,但家庭制作的肉品则比较好;新鲜的蔬菜、水果经检验是安全的。

    “洋快餐”具有成瘾性

    2003年1月29日伦敦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华盛顿大学内分泌学家迈克尔施瓦茨教授发现:快餐(汉堡包、油炸土豆条等)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使食用者上瘾,难以控制进食量。文章说:“快餐生物效应的发现具有爆炸性的意义,发胖的原因不能归结为肥胖者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一顿快餐能提供一天需要的热量和脂肪,伴随体重增加,对“瘦素”的抵抗力增强,“瘦素”通过对大脑发出信号协调人的饮食行为,其与刺激食欲的脑肽物质甘丙肽有密切关系。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要求标示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

    2002年9月3日,麦当劳宣布:该全球快餐业集团将面临降低所有煎炸油及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2002年11月15日,经过长达数年、反复多次的评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宣布,将要求在传统食品和膳食补充剂食品标签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计划从2003年开始逐步执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要求标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消息入选了《哈佛健康通讯》刊载的“2002年十大健康新闻”之一,产业巨擘、权威管理机构和学术界的举措说明:“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害无益。”丹麦政府率先对反式脂肪酸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丹麦营养委员会得出结论,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丹麦食品、农业和渔业部还报告了反式脂肪酸对胎儿体重和Ⅱ型糖尿病有不利影响。鉴于上述确凿的证据,从2003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出售。从2003年12月31日起,此规定又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新规定对丹麦和国外生产的产品都有效。

    低温烹饪,有益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公斤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但洋快餐卖的炸薯条中高出该标准约100倍,一包普通的炸薯片超标约500倍,高温炸烤食品对健康的危害,将迫使西方尽快改变传统的饮食习惯。中国主食馒头、米饭、面条等烹制都采用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比烘烤要低得多,爆炒菜肴在短的时间完成。高低温结合的烹饪方式不仅有益于保持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满足表面杀菌的需要,也减少油脂的氧化。由此说明中国的传统主食更安全。

    “洋快餐”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洋快餐”破坏了食物的生物多样性原则,食物生产与消费方式的改变,扰乱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长期食用“洋快餐”,产生了大量的代谢性疾病。

    美国芝加哥市儿童纪念医院营养学家吕蓓卡恩格指出,“一个3岁的肥胖孩子,往往经常喝果汁饮料,而且每星期要吃5次肯德基、麦当劳。”

    美国国会议员、营养学家和消费者协会声称“肥胖和吸烟一样,已成为公众健康问题”,号召“把快餐赶出校园”!充斥校园的快餐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孩子肚大腰圆:2002年11月,纽约因长期食用“洋快餐”变成肥痴的儿童,在法院控告“麦当劳”引起儿童肥胖。

本文标题:赵霖---吃什么和怎么吃(十一)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1560.htm
发布时间:2009/4/8 13:36:28

上一条:赵霖---吃什么和怎么吃(十)
下一条:赵霖---吃什么和怎么吃(十二)
copyright ©2010 - 2019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助力饮食营养与食品安全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3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