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论坛 >> 专家论坛

菜系的中心作用与研究方法(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10/10 16:43:55   浏览次数:956

一、菜系区域性的本质与特征

    人类的食物取决于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又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生物资源的丰富与否又取决于地理位置,尤其是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因此,“近山者采,近水者渔”是菜系具有区域性的物质条件。在这种条件的作用下,逐渐地形成了这一区域内人们的饮食习惯,而这种饮食习惯是人们一代一代地传递、积累和保留下来的,决定着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加工的方式。

    菜系区域性的本质是确定的,而特征也是明显的,归纳起来,则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菜系的区域性是以烹饪的特征来划分。人类依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创造的烹饪带有鲜明的区域性。生活在海滨的人们与海有着不解之缘,作为经常性食物的海产品,人们不能不去研究它、利用它,结果在烹调海产品、食用海产品上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类似“清蒸加吉鱼”、“生烤全虾”、“灯笼鲍鱼”、“红烧海味全家福”等菜肴,就成了大连的名菜。而“生爆盐煎肉”、“水煮牛肉”、“鱼香肉丝”则成为了四川的家常风味。因此菜系的区域性与行政区的划分不同,行政区只是一个行政管理的区域单位,而菜系的区域则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所以行政区不能代替菜系的区域。菜系区域的划分是以烹饪系统的特征为依据,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所以,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菜系的中心是明确的,而它的边缘是模糊的。”

    第二,菜系的区域性还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区域性具有相对的稳定的特征。最初,人类依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各自的饮食习俗和烹饪特点,有些习俗和特点不能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而被淘汰,有的则被流传、保留了下来。一般来说,凡被保留下来的习俗和烹饪上的特点,都是比较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力。而这些一旦被保留下来,作为历史的一种文化遗产,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历史上虽经过多次的人口迁徙,异族入侵,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各个区域的菜系在不断调整下仍保留着自己的特征,例如广东、四川、浙江、江苏、山东等菜系。菜系一旦形成,其深层结构具有牢固性和排他性,它制约着表层结构的变化。由于各种因素的互相作用,菜系所发生的变化,往往是菜系表层的变化。

本文标题:菜系的中心作用与研究方法(一)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2188.htm
发布时间:2009/10/10 16:43:55

上一条:中餐菜品亟待营养改善
下一条:菜系的中心作用与研究方法(二)
copyright ©2010 - 2019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助力饮食营养与食品安全人才培养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3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