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4/8 13:19:44 浏览次数:818
中草药大放异彩美国《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中为洋用
美国政府为降低医疗开支,于1994年10月25日颁布了《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明确中草药等植物及相关健康产品可作为食品补充剂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以非常宽容的态度对待中草药这样的中医中是药物而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中难以被批准为药物的产品,其背景在于,美国当局认识到中医食疗的巨大科学价值:适当使用以中草药为代表的食物补充剂,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不必要的手术费用(如心脏血管搭桥术、心血管重建术等昂贵的手术)。由于食品补充剂的应用被美国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所以联邦政府果断地颁布了上述法案,在对食品补充剂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取消不合情理的限制条例,以加快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的生产。这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中为洋用”的生动事例。
社会医疗经济难题,使日本为中医药平反
难以解决的社会医疗经济难题,使日本重新认识中医药。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白皮书透露,日本近年医疗费已经突破31兆亿日元,但是疾病的治愈率却始终徘徊在20%左右,日本65岁以上的人群已占总人口的19%,2003年底,百岁老人超过了2万,高龄化加长寿命带来一系列健康保健与医疗问题,令配备清一色“西医师”的日本各大医院束手无策。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全盘接受西方医学、中医业被禁止,中医学不能被列入大学医学教育课程。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正式给打入冷宫的中医药“平反”,《中医学概论》被列入日本全国80所专业和综合性大学医学部的必修课程,而且从2006年起要作为日本临床医生考试的内容之一,并在2008年后将纳入日本的医生资格考试的试题范围。实践证明中医在预防和治疗现代生活方式病中,发挥着西医西药无法替代的作用!中西合璧、中医主导解决现代生活方式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中医药已经成为时代的“新宠儿”。日本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方剂都给予特殊的宽松政策鼓励开发。
中国食疗理论指导日本功能食品的发展
《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后,日本有识之士借鉴该书编辑出版了《本朝食鉴》,将食品和农作物的名称、性味、主治和烹调方法等结合日本实际情况加以记述,成为日本食物学的专著,该书处处渗透着中医倡导的理念,对近代日本功能食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药局方收载的天然药物和汉方中也常见家常蔬菜、水果、谷物、甘味料、香辛料等众多食物。
食物是“神”造的,药片是人造的药片永远代替不了完整的食物
100克胡萝卜含2800IU维生素A,虽然超过了我们每天的需要量,但每天食用100克胡萝卜绝对不会中毒或产生副作用,但是如果摄取过量维生素A,就会产生毒性或副作用。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摄取过多容易造成依赖性。维生素C在橘子中是抗氧化剂,而离开橘子就会通过自身氧化产生自由基,变成促氧化剂。儿童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造成前囱过早封闭,形成小脑儿,如摄入5倍建议量,可造成肝脏损害。高剂量维生素B6治疗痛经,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美国每年有3万名以上6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维生素摄入过量的问题,表现为严重头痛,视物不清及机体丧失协调能力。
“用进废退”长期补充营养素导致消化功能退化
西方哲学思想在现代农业上的体现是化肥的直接补充,农药的直接对抗;而在现代医学上的体现:就是外源性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直接补充,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的直接对抗。人体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已经习惯于从自然界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复杂的食物成分使得机体具有更为复杂的消化功能,吃的东西越纯粹、直接补充的营养素越多,就会导致“用进废退”。机体加工食物的能力退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外源性营养素的长期直接补充,会伤害人体内部的调整与调节机制,伤害机体正常功能,危害健康!
2004年7月出版的美国儿科学会的专业杂志《儿科学》报道,补充多种维生素会造成儿童患哮喘和食物过敏的危险,美国近半数刚刚会走路的孩子就开始吃各种维生素,并习惯于将维生素添加在婴儿奶粉中,从而造成美国3岁婴儿由于摄取多种维生素而患食物过敏症的危险明显增加。黑人婴儿过早摄入维生素容易患哮喘,而吃添加维生素奶粉的婴儿容易发生食物过敏症。上世纪90年代初我访问欧洲时,发现市场上婴儿食品特别丰富,每个月份的都不一样,一开始我很羡慕,后来我就不羡慕了,如果不合理搭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不符合人类营养和健康要求的。动物实验发现,某些维生素在遇到某种免疫抗原会使细胞发生变化,增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这就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灾难。
本文标题:赵霖---吃什么和怎么吃(五)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1557.htm
发布时间:2009/4/8 13: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