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11/19 11:52:07 浏览次数:905
三、恪守职业道德
宋代饮食业发达,竞争激烈,但大多数商人恪守传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诚信经商。
一是讲究“忠信度量”。苏颂曰:“忠信度量,岂惟士大夫,货殖犹然。”如以一孙姓酒店为例,孙氏原是一个酒家博士,“诚实不欺,主人爱之,假以百千,使为脚店。孙固辞,主人曰:‘不责还期也。’孙曰:‘请以一岁为约。’先期已还足。”后来,孙氏“乃置图画于壁间,列书史于几案,为雅戏之具,皆不凡,人竞趋之。久之,遂开正店,建楼,渐倾中都”。为此,苏颂感叹道:“孙贷于人者,前期而还,人贷之者,不复问,数月则焚其券不可胜纪。有一行头,贷万缗,三年为期,不至,故以大珠为谢。孙之致富,皆以信与量而已。”
同时,他们注重诚信,保证商品质量,不缺斤短两,做到童叟无欺。
二是“重义轻利”。商人以逐私取利为目的,但宋代商人主张取之有道。有时顾客不慎遗失在店内财物,店主人往往妥善保存,如数归还。
四、品种花样繁多
宋代饮食店以品种繁多著称。大型饮食店品种门类齐全,五光十色,精美菜肴、名点小吃、应时果品、高级茶酒,应有尽有。如临安仅分茶酒店就有240多种荤素菜肴出售。酒则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产,《武林旧事》卷六《诸色酒名》就列有54种名酒。一些中小型饮食店虽然在品种门类上无法与其匹敌,但在某一类食品上却尽力争取品种齐全。如糕点铺可以出售数十种糕点,馒头店也可以生产10多种各色各样的馒头。
一些中小型饮食店还注意研究消费者的饮食需要和嗜好,制做出各种各样的风味食品,以求自己的买卖兴盛不衰,由此形成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食品和饮食店。如南宋临安城内有卞家从食、街市王宣旋饼、望仙桥糕糜、李婆婆杂菜羹、杂货场前甘豆汤、戈家蜜枣儿(甜食)、寿慈宫前熟肉、钱塘门外宋五嫂鱼羹、涌金门灌肺、猫儿桥魏大刀熟肉、张卖食面店、钱家于果铺、阮家京果铺、蒋检阅茶汤铺、腰棚前菜面店、太平坊大街东南角虾蟆眼酒店、朱家元子糖蜜糕铺、坝桥旁亭侧朱家馒头铺、姚家海鲜铺等,深受市民喜爱。
五、重视饮食卫生
宋代饮食业讲究饮食卫生形成风尚,饮食器具及食品包装,都力求新洁精巧。《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载:东京城内,“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合器皿,车担动使,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南宋都城临安也是如此。《梦梁录》卷十八《民俗》载:“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盒器皿,新洁精巧,以炫耀人耳目。盖效学汴京气象,及因高宗南渡后,常宣唤买市,所以不敢苟简,食味亦不敢草率也。”尤其是那些高级的饮食店,饮食器具更为讲究。如官府酒楼,“各有金银酒器千两,以供饮客之用”。市楼也是这样,“器悉用银,以竞华侈”。与都城中的这些大店相比,小店也毫不色。《摭青杂说》载:北宋“京师樊楼畔,有一小茶肆,甚潇洒清洁。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济楚,故卖茶极盛。”
各地饮食店也是如此。如在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隆兴府进贤县土玉坊镇,其间的饭店,也是收拾得窗明几净,素雅大方。同县的罗溪李店,也是“栋宇整齐窗户明”。
宋代饮食业的独特经营方式,给后世留下了学习借鉴的经验,上述方法今天在商界仍沿袭运用,成为必需的经商之道。
本文标题:孔润常——独具经营特色的宋代饮食业(下)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2236.htm
发布时间:2009/11/19 1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