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道民 发布时间:2009/11/26 15:17:35 浏览次数:916
孔润常
(作者系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中国高级美食营养师)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采用技术和法律的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保证了政府的监管力度,使国民享受到安全、卫生的食品供应,食品企业亦有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健全法律法规 实行产品召回制度
在美国,地方卫生局和联邦政府的许多部门都雇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食品检查员以及其他食品科研专家,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联合监管体系。联邦和地方食品安全执法机构则采取签署协议、人员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联络。
与这种监管体系相对应的是涵盖食品产业各个环节、数量繁多的法律和产业标准,这些法律既有综合性的,如《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公共健康服务法》,也有非常具体的,如《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色素添加剂修正案》、《婴儿食品配方法》和《联邦肉类检查法》等。美国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特征是,总统(政府)、国会和法院三个部门权利相互分离与制约;透明性;制定决议的科学性及公众参与。
美国还设立食品召回制度,作为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补充。在美国,食品外包装上都有一个编号,包含着产品的各种信息,比如原料来源地、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就好比是产品的身份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很快找到厂家,甚至具体的加工责任人。法律规定,企业在发现产品存在缺陷时可以主动召回,或者在监管者发现问题时立刻“接受教诲”而召回。如有不从,则可能面临“吃不了兜着走”的命运。
英国:食品标准局独立执法
食品标准局是英国政府为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专门设立的一个监督机构。
食品标准局在2000年开始运作时提出了要在2006年前完成的四项目标:一、通过改善整个食品安全链,把由食品问题引发的各种疾病减少20%;二、促进诚信并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三、监督《食品安全法》的执行情况;四、帮助公众更新饮食健康的观念。
几年来,食品标准局忠实履行职能,并向议会报告工作。这种不挂靠任何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方式,保证了它的独立性和代表消费者的立场。根据法律,食品标准局对其检测结果,除依法不得公开的外,一律向公众公布,并向厂家或商家提出具体要求。在“苏丹红”风波中,食品标准局除了提供信息外,还列出了几百种相关食品的名单,并要求在几天之内全部下架。由于品种繁多而且数量可观,伦敦一些大型超市一度出现大面积的空货架。食品标准局的权威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也是非常严格的。1990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凡是销售和供应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品,以及使用虚假和误导消费者的食品标签都属于非法行为。《食品安全法》对各种食品、饮料所包含的具体成分和卫生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具体执法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的官员们承担。而食品标准局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其他食品安全监管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评估和检查。一旦发现违法行为,法律的制裁将是无情的,罚款动辄就是几万英镑,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遭到起诉。
法国:在食物生产过程中下工夫
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到现在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食品卫生安全体系。法国食品卫生安全体系有效、便捷,适应市场需要,纠偏机制灵敏;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社会监督体系;政府有关部门职能划分明确。
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一条龙安全管理,从初级生产(包括动物保护和健康方面)和动物饲料生产,到最终向消费者销售食品,在食物供给链的每个组成部分上下工夫。比如,屠宰场要保留动物的详细资料,并标定宰杀后的牲畜的来源。牲畜要盖上有关屠宰场的印记。畜肉上市都带一份“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
如此操作,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风险管理人员能够迅速认定有关食品,设法准确地禁售禁用危险产品、通知消费者或负责监测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要时沿整个食物链追溯问题的起源,并加以纠正。(待续)
本文标题:孔润常——全球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确保食品安全(一)
本文链接:http://www.msyys.com.cn/news_2253.htm
发布时间:2009/11/26 15:17:35